下河村的风俗颇为独特,倘若有人在除家中以外的任何地方离世,其遗体便不可再踏入家门。
因此,当三爷爷去世后,他的遗体被安置在了村里的晒谷场上,家人用油布临时搭建起了一个简陋的棚子来遮风挡雨。
尽管现代社会已经普遍推行火葬,但在下河村,土葬的传统依然根深蒂固,无人敢于尝试火葬,除了那位并非本村人的关老。
在某些地方,人们去世后入土为安前,往往会请风水先生挑选吉日,然而下河村却没有这样的习俗,在这里,人们讲究的是速战速决,一旦有人去世,只要筹备得当,后天便可下葬。
不过,这样的习俗也仅限于下河村,因为邻近的村庄仍然需要遵循看日子的传统。
三爷爷去世后的次日,老严家的所有人都从四面八方赶了回来,作为老严家最后一位老一辈的离世,这样的场合无人敢缺席,即便是事务繁忙的严德,也把手头的工作交给了他人,匆匆赶回。
下河村大半个村子的人都来帮忙了,农村就是这样,遇到白事,大家不请自来,更何况是严家的老一辈。
按照当地的风俗,这一天需要绕棺一天,也就是请三位白事先生前来念经超度,类似于做法事,而亲人则披麻戴孝,时而跪在棺材前默哀,时而跟随白事先生绕着棺材缓缓行走。
老严家披麻戴孝的人数众多,大大小小、男男女女加起来有几十人之多,严军大伯作为三爷爷的长子,手持三爷爷的一个简易牌位,走在队伍的最前列;紧随其后的是严兵二叔,他提着一个白纸灯笼,默默守护着前行的队伍。
晒谷场上回荡着阵阵哭丧声,令人心生哀戚。
这一晚,按照习俗需要有人守夜,守在棺材旁陪伴逝者度过最后一夜,严三自然留了下来,还有他的几个堂兄弟以及村里的几个年轻小伙也一同守夜。
第二天,便是入土为安的时刻。
令严三意想不到的是,不仅县里的领导来了,就连市里的几位领导也亲临现场,下河村并不流行上香的风俗,因此几位领导在三爷爷的棺材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安慰了严三多人几句,以表达他们的敬意。
村里人对此感到震惊不已,毕竟能有这么多、这么大的领导前来吊唁,足以说明老严家的地位非同一般,不过想想也是,老严家的严平在市里担任要职,有这样的影响力也不足为奇。
入土的时间也是有诸多讲究的。
时间一到,严三和他的几个堂兄弟以及村里的几个壮年男子一起凑足了十六个人,他们合力抬起三爷爷的棺木,缓缓地向坟地走去。
按照三爷爷生前的嘱托,他的坟地选在了三奶奶的旁边,以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相互守望。
“维公元一九八八年四月二十五日,严老大人逝世……品行高尚、诚实正直……伏维尚飨!”三爷爷七十多年的一生被白事先生用寥寥数百字精炼地总结了出来。随着白事先生最后一个字的落下,也代表着到了下葬的时刻,棺木被缓缓放入已经挖好的半人深的坑中,随后便是覆土建坟,在坟地周围,又是一阵阵哭泣声响起,令人动容。
……
从坟地回来后,老严家人的悲伤之情并未减轻多少,然而他们还得强打起精神来招呼前来帮忙的村里人,忙活了两天两夜后,按照规矩今天晚上得好好喝一顿酒以表谢意。
几十个大男人在严军大伯家聚成了几桌,他们或划拳或打扑克牌,以此来缓解内心的悲痛和疲惫。
精彩还没结束,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