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364章 鸣琴赋诗,间以谑浪(1/2)

作者/我是一根参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曙光还未完全照亮天际,悠长而深沉的钟声便在道观上空回荡,唤醒沉睡中的众人,鱼玄机也随之起身,开始一天的修行。

她身着素色道袍,手持经卷,在蒲团上盘膝而坐,诵读着那些晦涩难懂却又蕴含着无尽智慧的经文,试图在这声声梵音中,找寻内心的安宁。

然而,生活虽苦,鱼玄机却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灵,能从这看似平淡如水的日子里汲取灵感,宛如一位神奇的画师,将平凡绘成绚丽。

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诗词创作与修行之中,渐渐地,才情如同春日里冲破冻土的春笋,得到了更为绚烂的绽放。

在道观中,她与其他女道士们相处融洽,闲暇时,常常聚在一起谈诗论道。

这些女道士们,或因身世坎坷,或为求心灵解脱而来,每个人身上都有着独特的故事。

她们围坐于庭院之中,以地为纸,以枝作笔,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着自己对诗词的感悟、对生活的理解。

如果某位女道士偶得佳句,众人便会齐声赞叹,那欢快的笑声,仿若能驱散道观上空的阴霾;

若是有人为诗中的意境争执不下,她们也会红着脸,各抒己见,好不热闹。

除了与女道士们交流,咸宜观因其独特的文化氛围,还吸引了不少前来拜访的文人雅士。

这些文人,听闻鱼玄机的才名,或是慕名而来,或是带着自己的诗作寻求指点,一时间,咸宜观竟成了长安城中一个独特的文化交流场所。

鱼玄机最初与他们交流诗词时,眼神中总是闪烁着光芒,那是对文学纯粹的热爱。

她出口成章,点评起诗作来头头是道,既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感知,又不失大气磅礴的见解。

在这期间,她写下了诸多佳作。

如《题隐雾亭》:‘春花秋月入诗篇,白日清宵是散仙。空卷珠帘不曾下,长移一榻对山眠。’

在她眼中,道观四季更迭,无论是春日烂漫的繁花,还是秋夜澄澈的明月,皆能化作笔下灵动的诗篇。

白日里,阳光洒在身上,她仿若散仙般自在逍遥,无拘无束;

夜晚,万籁俱寂,她独坐窗前,空卷珠帘,却无心下楼,只是将床榻移至窗边,对着远处的青山入眠。这般超凡脱俗的生活意境,展现出她对自然的热爱、对诗意生活的执着追求。

同时,那遗世独立的姿态,也隐隐透露出她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心态,仿佛世间的爱恨情仇,都已被她抛诸脑后。

还有《卖残牡丹》: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这首诗,看似写牡丹,实则是鱼玄机以牡丹自比。

毕竟那牡丹,可谓是国色天香,本应备受珍视,可现实却是,它虽美,却因价高而无人问津,又因香气太盛,让蝴蝶都难以亲近。

恰似她自己,才情出众,满腹经纶,本应在世间绽放光芒,却遭遇诸多坎坷,先是被温庭筠因自卑而疏离,后又被李亿狠心抛弃。

虽然最后两句,道尽了她心中的酸楚与不甘。

毕竟当她被迫离开李府,就如同这牡丹被移出原本的“宫殿”。

她还曾奢望过李亿或许在日后才会幡然醒悟,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珍惜。

字里行间既有对自身命运的自嘲,又有对负心人的谴责,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精彩还没结束,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离开,不知道看到那个章节?《请点我收藏章节》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