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时,辛弃疾写下了那首名传千古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情回顾与深刻反思,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北伐失败的痛心疾首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极度忧虑。
他借孙权和刘裕的英雄事迹,抒发了对往昔辉煌的深深怀念和对当下南宋朝廷软弱无能的严厉批判。
他以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导致惨败的历史教训,警示南宋朝廷千万不要重蹈覆辙,然而他的呼喊却被战争的喧嚣无情地淹没。
北伐战争的失败,让南宋朝廷一下子陷入了更加混乱和危机四伏的境地。
辛弃疾也因此陷入了绝望的深渊之中。
他的身体在这一连串的沉重打击下,一天不如一天,每况愈下。
曾经那个意气风发、一心渴望收复失地的英雄,如今已被岁月的沧桑和残酷的现实折磨得身心俱疲。
然而,辛弃疾的那些努力终究还是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和支持。
在一些谏官的恶意攻击下,他被降为朝散大夫、提举冲佑观,又被差去知绍兴府、两浙东路安抚使,但他坚决推辞,不肯就职。
之后,他还被进封为宝文阁待制,又晋升为龙图阁待制、知江陵府,但朝廷始终没有给他一个能够真正大显身手、施展才华的机会。
开禧三年秋,朝廷再次启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命令他火速赶到临安府赴任。
但诏令传到铅山的时候,辛弃疾已经病重卧床,根本起不来了,只能上奏请辞。
同年九月初十(10月3日),辛弃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据说他临终的时候还大声呼喊着“杀贼!杀贼!”,其爱国之情至死不渝,令人动容。
辛弃疾满怀壮志豪情归宋,满心期待能在南宋朝廷里大施拳脚,一展抱负,却怎料竟陷入了那无边无际的宦海沉浮之中,他那抗金复国的道路,可谓是荆棘密布。
辛弃疾的暮年复出,本应是他实现抗金复国梦想的最后一丝希望,却最终在南宋朝廷的腐败不堪和主和派的百般阻挠下,以悲剧黯然收场。
他的一生,都在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拼搏奋斗,虽然壮志未酬,抱憾终身,但他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质,却永远地铭刻在了中国历史的滔滔长河之中,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
同时这种爱国精神也激励着后世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奋勇向前。”
“太可惜了!总觉得历史总是这么相似!好多这样的人,本是一代人杰,最后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心中的抱负!成为历史的遗憾!”
“是的!不过辛弃疾还算是好的,至少最后能够寿终正寝!
他的抱负本来很大,但是他在历史上出名的还是他的词!他的词可以说历史能比拟的不多!”
“云大哥,之前确实听到他不少的词,很不错!特别是那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那他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的嘛?”
“当然了!他的词很多很多的。
而且他可是正宗的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辛弃疾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可以说他是豪放词的集大成者。
而他的代表作有《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青玉案元夕》等。
而这些代表作中,写得最唯美,最绝的当属《青玉案元夕》。”
精彩还没结束,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