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就勇闯五万敌营!】
【......】
“好家伙,竟然还真让他成功了?”
司马此时一脸地铁老人看手机的表情。
“虽然这个事情确实很难相信,但是史书确实就是这么记载的。
而且这其实想来也不是不能实现的。因为他这五十人算是意外突击,而敌营虽然总共有五万人,但是并未一直聚集,而且等反应过来后,辛弃疾可能就已经带着张安国跑了。
而南宋朝廷在审清张安国的罪行后,自然毫不留情地立刻将他斩首示众。
辛弃疾以区区五十人对抗五万敌军,深入敌营,成功擒获叛徒,还能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如此英勇无畏的壮举,震惊了整个南宋朝野。
当时他年仅23岁,就展现出了这般非凡的胆略和惊世的军事才能,所有人都对他赞不绝口。
然而,辛弃疾的这一传奇经历,在他南渡归宋后,本以为能够从此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抗金壮志,却万万没想到,等待他的竟是一条充满了坎坷与挫折的崎岖道路。
辛弃疾带着那擒获的叛徒张安国回到南宋之后,满心以为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从而能够尽情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实现那复国的宏伟抱负。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犹如一盆冰冷刺骨的水,无情地泼在了他的身上。
这南宋朝廷啊,对辛弃疾等“归正人”那是充满了深深的猜忌和严密的防范。
虽说辛弃疾在归宋途中那英勇无畏的行为得到了宋高宗的些许赞赏,被授予了右承务郎这一官职,可这不过是个从九品的小官儿,根本就没法让他在朝廷里发挥啥重要作用。
辛弃疾心里跟明镜似的,要想达成抗金复国的大业,非得得到朝廷的信任与支持不可。
于是,他便开始卯足了劲儿,积极主动地向朝廷进献自己精心谋划的军事策略和治国方略。
在归宋之后的最初那几年,辛弃疾埋头苦干,撰写了赫赫有名的《美芹十论》,又叫《御戎十论》。
这部大作详细地剖析了宋金双方的局势,从审势、察情、观衅、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详战等十个方面,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自己的抗金主张和战略规划。
他在文中指明,金国虽说看似强大,但其内部存在着数不清的矛盾和问题,像是政治腐败不堪、百姓民不聊生、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等等。
而咱们南宋呢,有着地理上的优势、丰富的人口资源以及雄厚的经济实力,倘若能够发愤图强,大力加强军事建设,那收复失地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比如说,在“审势”这一篇里他就分析道:“虏人之地,东薄于海,西控于夏,南抵于淮,北极于蒙,地非不广也;
人之财,玉帛子女、牛马粟麦,不可胜计,财非不多也;然而不得志于天下者,其病有四:曰骄、曰吝、曰怯、曰疑。”
通过这般对金国入木三分的剖析,辛弃疾有力地论证了南宋抗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同时,辛弃疾还在“详战”篇中提出了具体到不能再具体的作战方案,建议南宋朝廷先在山东地区搭建起抗金的根据地。
为啥呢?因为山东乃是金国统治的薄弱环节,而且当地的百姓那是心心念念盼着大宋,义军的力量也颇为活跃。
他主张充分利用山东的地理优势和民众基础,组织起强大的武装力量,轰轰烈烈地开展游击战争,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
然后再跟南宋的正规军相互配合,形成对金国的战略包围,最终达成收复中原的伟大目标。
《美芹十论》把辛弃疾那卓越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展现得淋漓尽致,其文辞那叫一个慷慨激昂,论据那叫一个充分扎实,论证那叫一个严密周详,说服力强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