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方法实施比较难,不得不说,这个方法是有用的,毕竟想要出头的寒门子弟相比于世家,在人口基数上那是远远超出不知多少。
即使寒门难出贵子,但是在庞大的基数下,总体数量那也是不少的。
因此在这一时期,确实有一些寒门子弟开始崭露头角。
例如,陶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个陶侃就出身贫寒,但其自幼勤奋努力,胸怀大志。
他凭借自身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出色的治理能力,在地方上逐渐积累起了声誉与政绩。
晋元帝听闻其名后,将他征召入朝,委以重任。
陶侃在朝中任职期间,积极整顿吏治,加强军事防御,也为东晋政权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世家门阀岂会轻易坐视皇权的这一举措。
于是他们便利用自己在朝廷中的深厚影响力,对寒门子弟进行百般排挤和打压。
这些世家门阀在朝堂之上结成同盟,共同抵制寒门子弟的晋升。
对于那些被皇帝重用的寒门官员,门阀们常常在政务上故意刁难,设置重重障碍,使其难以施展拳脚。
同样在人事任免方面,门阀们更是暗中操纵,阻止寒门子弟进入关键职位。
例如,当某位寒门官员因政绩突出而有望晋升时,世家门阀便会联合起来,以各种理由向皇帝进谗言,质疑其能力与品德,从而使皇帝对该官员产生疑虑,晋升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总之,这类事情太多太多了。
尽管晋元帝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强大的世家门阀势力面前,这一举措收效甚微。
皇权与门阀之间的力量对比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东晋政权依旧在门阀的阴影笼罩之下艰难前行。
虽然只是拿东晋举例,但实际上,在所有王朝中,这种事情都是屡见不鲜的。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大一统局面的逐渐形成与巩固,皇权不断加强,但世家门阀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在这一时期,皇权与门阀之间呈现出一种较为复杂的关系,既有矛盾冲突,又有缓和共存的态势。
隋朝建立后,隋朝皇室深刻认识到世家门阀对国家统治的潜在威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皇权统治。
其中,最为重要的举措便是改革选官制度,大力推行科举制。
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皆有机会入朝为官。
这一制度的推行,旨在打破世家门阀对官场的世袭垄断,为国家选拔更多优秀的人才。
然而,科举制在隋朝时还处于初创阶段,尚未完全成熟,其影响力有限,世家门阀虽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仍能在朝廷中维持相当的势力。
直到唐朝建立后,唐太宗李世民同样意识到了世家门阀问题的严重性。
他一方面继续大力推行科举制,不断完善其制度体系,使得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有机会通过科举进入官场。
这一时期,随着科举考试的制度日益严密,从考生的资格审查、考试内容的设置到考官的选拔任用,都有了明确的规范。
并且后续的科举考试内容不仅涵盖儒家经典,还包括诗赋、策论等,注重考察学子的综合素养和治国理政的才能以及其他各种才能。”
【好好好,我方法看到了我高考的样子.....】
精彩还没结束,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