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237章 宋朝文武第一人!(2/2)

作者/我是一根参

他不为仕途而折腰,在进入中央任职后也是本色不改。

他性格刚正坚定,敢于直谏,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人,甚至皇帝太后等等。

正是由于这种直言切谏的作风,他始终在政治风云的激荡中沉浮不定。

而他的好友梅尧臣就多次劝他吸取教训,但范仲淹倔强地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于是在宗明道二年,北宋多地出现天灾大旱和蝗灾,特别是江淮地区和京东地区的灾情尤其严重。

这时候范仲淹任职于右司谏,但是他虽然居于庙堂,却一直为百姓生计忧心忡忡,见此灾情如此严重,于是连忙上奏朝廷请求赈济,但是对于他的请求统治者却不为所动。

于是情急之下,他直接向当时的仁宗皇帝发难,直接对着仁宗说到:‘如果宫中的人半日不食,会怎么样呢?’

他的这次反问,也让仁宗醍醐灌顶,于是就委派他前去赈灾。

等范仲淹来到江淮后,他率先开放粮仓赈济百姓,同时又禁止不合礼制的民间祭祀。

同时看到灾民的困苦,还上奏朝廷让免除灾民的部分赋税,这才让江淮灾情得以缓解。

在灾情缓解后,他回京的时候还带着当地百姓吃的乌昧草(野燕麦的别名),并把它呈给仁宗,并让仁宗传示六宫贵戚,借此来戒除挥霍奢侈之风。

在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回到了京城,这时候他担任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官职参知政事。

大家可能对这个职位不太了解,这个官职可不小。

因为参知政事,在古代还有一个简称,那就是‘参政’。

是在唐宋时期最高的政务长官之一了。

这个官职最先出现于唐朝,是作为他官参与宰相事务的职名。

而到了宋朝时期,这个职位成为了宰相的副职,相当于辅助宰相处理政务。其地位就相当于副宰相或者宰相。

所以这时候他的官职已经非常大了。

作为参政党官职,于是他梳理了北宋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事实出发,拟定《答手诏条陈十事》,参与主持了‘庆历新政’。

因为他敏锐的发现了,冗官滥吏已成王朝积弊,于是大力整顿吏治。

对于贪官他更是毫不客气,直接将其名字从名录上删除。

而他的这种做法,让很多同僚不满。

甚至还劝诫他说道:‘你的这一笔勾销,可是让那些人全家难安了!’。

但是刚正不阿的范仲淹也不客气,直接反怼:‘一家难安,总比一地所有家都难安好!’。

在庆历新政中,他除了对官场贪官污吏的整治外,还不断为国家培养人才麻疹经济等等。

这些促使对当时的政治有着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

但是,庆历新政无疑是好的,利大于弊。

但是这种新政也让他得罪了很多人。

甚至遭到了保守派贵族,官僚的反对和阻挠。

因此新政仅仅不到一年就被告夭亡。

但是,他这一代的变革失败了,但是却留下了种子,为后面的王安石变法提供了一定的影响。

因为新政的失败,再加上范仲淹得罪了很多人,因此在朝堂可谓是遭到了各方势力的排挤。

最后只能被迫离开京城,出任了河东、陕西宣抚使、陕西四路安抚使、知邠州等这些职位。

但是多年的劳碌奔波以及改革失败的也让他积劳成疾,郁郁成疾。

如果离开,不知道看到那个章节?《请点我收藏章节》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