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239章 中华诗祖(2/2)

作者/我是一根参

而且他与楚王同姓芈,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华夏五帝之一的颛顼帝。

因为颛顼是皇帝的儿子,又是九黎族的首领,并且封地于高阳。

所以屈氏又被称之为高阳氏。

但是后来楚王改为以熊为姓。

直到楚武王时期,武王熊通之子熊瑕封地于屈地,之后改为屈氏,而屈原正是屈瑕的后裔。

屈原的诞生让屈氏家族分外高兴,于是他的父亲给他起名“平”,赐表字“原”。另有小名“正则”,小字“灵均”,都是寓意美好的名字。

屈原少年时生活的乐平里位于长江西陵峡附近。

7岁前,屈原由父母教育;7岁后在读书洞等处接受贵族教育,研读《诗经》等儒家经典和礼乐典籍,培养丰富的创作灵感和不竭的创作源泉。

尤其是在10岁的时候屈原入楚宫发蒙,和后来的楚怀王一起读书。

两人成为了‘贵族’学堂的同学。

在贵族驾驭体系中,屈原酷爱《诗经》等儒家经典和礼乐典籍。

这也为他培养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不竭的创作源泉。

比如他少时作品中的:‘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些诗足以彰显其超凡的文学才华。

在其十五岁的时候,屈原就已经开始在官场展露头角了。

在十八岁的时候,更是写出了《橘颂》这样的诗篇。

,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彰显其超凡的文学才华。

作为屈原创作初期作《橘颂》,我给大家分享一小段:

‘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从这诗中,大家也能看出他是在推橘及己。

用于表达自己忠于楚国、守护人民的坚定初心和追求人格独立、高尚的远大志向。到了青年的时候,屈原不但才华横溢,更是堪称为一代美男子。

按照记载中,很多都说屈原身材颀长、长相英俊,高冠美髯、身配长剑,衣饰华丽、气宇轩昂等等。

这些无不说明屈原才貌双全。

在屈原出仕的那段时期,秦国已经非常强大了,并且也一直充满了野心。

但是当时都楚国并不弱,而且是疆域最广,人口最多的国家。

在当时众多诸侯国中有这样一句话‘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而当时屈原也是非常有才干,可谓是:‘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而之后屈原又主导改革,他的改革蹭让楚国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他的改革对国家好,对人民也好,却触犯了上官大夫。靳尚等等贵族阶级的利益。

同时因为他与上官大夫同列,因此上官大夫为了争得王宠有处处加害与他。

于是在楚怀王十五年,上官大夫向怀王进谗,说每次公布法令,屈原总说除了他,别人写不出来。

上官大夫的这番话让楚怀王大怒,于是罢黜了屈原的左徒职务,改为三闾大夫,掌管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子弟的文化礼仪教育等等。

实际上就是没有实权的一个官职了。”

【怎么感觉先贤都是被贬啊】

【那不然呢,不被贬,不触底怎么反弹,就是这种极致的反差才让他们变得神圣啊】

【改革,云老师讲的好名人都是因为改革,然后得罪权贵,被贬。。。。】

【只能说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

【我有预感,没了屈原,之后楚国肯定出问题】【楼上的真相了!】

【.....】

云峰没有管弹幕上的讨论。

因为弹幕上说的完全没毛病。

历史上很多名流青史的,就是因为他们坚持原则,他们不同流合污。

这也把他们的品格衬托得更加高洁。

如果离开,不知道看到那个章节?《请点我收藏章节》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