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目的达到了。
长辈们也听到消息赶到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需要少商摆平了。她喜欢极了自己捅完马蜂窝,别人来收拾残局的快乐。------
裕昌郡主的事情传到宫里的速度很快,能够成为开国之君的人都不是易予之辈,文帝从不像表面那么好相处,京中不知在暗处藏有多少皇帝的耳目与喉舌。
再加上少商有意推了一把,文帝不至于为难小辈,但是也要拿出态度。
裕昌郡主幸亏不是皇帝的血脉,不然性质更加严重,有老王妃撒泼打滚,文帝也抬了抬手,只是罚裕昌闭门思过一年,罚俸三年,食邑减半。
他本质上也不太关注底层,这是因为时代局限性。
大部分封建阶级统治者往往将防备重心与要拉拢的重点放在占比基数少的中上层,最低也是地主阶级,剩下的庞大的农民群体是不会被称为百姓的。
他们被称为黔首、黎庶,反正是没有政治话语权的。
文帝算得上爱惜民力的开国皇帝了,但是他也没有跳出圈子,只是将目光放在世家身上。
而他与许多皇帝一样的是,都陷入了一个误区:造反的会是民众,民众需要愚民统治,疲民政策有利于统治。世家权柄过大威胁皇权,有时过于碍眼,但是问题不大。
综上,文帝更加在乎的是裕昌轻贱他的大臣,轻贱他的将领,但是更多的还没有察觉。
只是直觉中觉得不该无视,可是更多的却好像隔了一层,无法窥见本质。
到底是哪里被忽视了呢?
文帝抓心挠肺,他偶然发现了一根线头,可是很快又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