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后一步上,穷极刘娥一生,她最终还是没有迈上去。参照武则天称帝,从各方面迹象来看,我想,刘娥确实是动过心思的。可是,权衡当下的政治利弊之后,刘娥最后还是放弃了。
究其原因有三。
其一,宋朝的政治环境和唐朝还是有所不同。刘娥虽然打压了几个敌对势力,但是,碍于宋朝的祖制和文人至上的政治生态环境。满朝科举出身的大臣对于刘娥,还是有很大的制约力的。所以,刘娥对待政敌无法赶尽杀绝,只能一贬再贬。这已经是那个时代,对于官员最严重的惩罚了。
其二,刘娥个人有此想法,但并不是那么的强烈。要说刘娥没动过称帝的心思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刘娥受到阻击之后,却不再知难而上。因为,在外在条件上,刘娥是真正的孤家寡人。没有外戚的一呼百应,纵然有政权的拥簇者,也是风险很大的。
此时的宋仁宗,虽然年幼,仍然是根正苗红的继位接班人。受到朝野上下大多数忠于大宋政权的朝臣拥戴。弄不好,不仅守不住已有的荣华富贵,还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守住今天的地位,已经是荣耀之至,无以复加。再往上一步,虽有皇帝之名,但风险极大。基于此,刘娥内心对于称帝也没那么的狂热和坚持。
其三,刘娥寿命不够长,根基深度不够。按理说,刘娥六十五岁去世,在古代,年岁还算是较长的了。可是,刘娥从接触皇权到绝对掌权也就十多年的时间。在以男性为核心的封建政治时代,刘娥作为女性想要走上皇位,自然要付出和拥有比男性要多的努力和基础。
刘娥自身背景薄弱,从政十多年,并没有达到一呼百应,众望所归的高度。以皇帝礼仪参加祭祀大典,为了做到政治妥协,刘娥在礼节和制度上都打了折扣,就是最好的印证。
其四,当刘娥去世后,宋仁宗继位时。许多大臣写回忆录或者说回顾刘娥掌权的这些年,也时常和宋仁宗感慨到:如果不是有些大宋的忠臣,誓死扞卫大宋政权,节制刘娥的权力欲望。恐怕,整个大宋王朝的后果就很难想象了。
我想,如果能多给刘娥十多年的寿命。也许,刘娥通过自己的政治手腕,斡旋朝政和夯实根基。也许,大宋百官也会向刘娥作出政治妥协,同意她登基建制。待刘娥离世之后,再还政于宋仁宗。不过,无论过程如何,假想如何。在历史上,刘娥终究是没有跨出登基称女皇的这一步。
公元1033年,刘娥祭祀太庙仅数月之后,便身染疾病。虽然,刘娥大赦天下,甚至赦免了那些反对和对抗过她的政敌。可惜的是,天命不允。当年三月,刘娥就病逝,结束了自己的传奇一生。
刘娥去世后,宋仁宗给刘娥换下了帝王的衮服,穿上了后服,入殓陪葬于宋真宗的永定陵,谥号“章献明肃”皇后。刘娥最后的结局,还是以宋真宗皇后的名义,入土盖棺。
值得一说的是,在刘娥之前,历代皇后的谥号本来都只有两个字。从刘娥开始,临朝称制的皇后,谥号就改为了四个字了。这一改变,也算是当时宋朝对于刘娥十几年掌控皇权的认可和默认了。
刘娥去世后,关于宋仁宗的身世之说便慢慢的开始流言四起,引起了轩然大波。那些在刘娥时期,被他打压的政敌,纷纷都跳了出来。希望通过此事大做文章,好让刘娥死后没有好下场,其中以宋朝皇室宗亲赵元俨为代表。
精彩还没结束,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